一、基本情况
刘恺德,男,汉族,陕西省西安市人,工学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岩土工程专业,现任陕西省混凝土结构安全与耐久性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煤岩力学及渗透行为变异机制、煤层气地质与开发、地下工程安全及稳定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参与完成包含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目前主持和参与陕西省自然科学面上基金项目2项、西京特区人才启动基金项目2项、横向科研项目3项。
二、学习与工作经历
1、学习经历
2009.09-2013.07,中国科学院大学,岩土工程,工学博士,导师:刘泉声研究员;
2006.09-2009.07,西南科技大学,安全技术及工程,工学硕士,导师:郭学彬教授;
1991.09-1995.07,昆明理工大学,采矿工程,本科,指导老师:陈日晖教授。
2、任职经历
2017.11-至今,美高梅MGM电子娱乐游戏教师,副研究员;
2013.7-2017.10,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研究员;
1995.7-2006.8,甘肃有色地质勘查局,技术员、助工、工程师。
三、教学情况
1.主讲本科生课程:《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弹塑性力学》、《土木水利专业综合试验》。
2.2020年获批建设我院“一师一优”课《流体力学》。
四、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含瓦斯煤岩力学及渗透行为变异机制、非常规天然气地质与开发、地下工程安全及稳定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五、科研情况
1、 主持的科研项目
(1)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面上基金项目,基于核磁共振的热力耦合作用下煤储层气/水两相渗流机理(2019JM-182),2019.01-2020.12,主持人;
(2)我院特区人才科研启动专项基金项目,热力耦合作用下煤层气储层气/水两相渗流机理(XJ18T04),2019.01-2021.12,主持人;
(3)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晋城矿区地面煤层气抽采剩余气含量与井下高位钻孔及区域递进式顺煤层钻孔工艺技术研究(2016ZX05067001-003),2016.01-2020.12,排名第二,技术负责人;
(4)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科技创新面上基金项目,碎软突出煤层地面井空气动力造穴过程模拟与消突增透效果评价研究(2015XAYMS36),2015.01-2017.12,主持人;
(5)陕西省工业科技攻关项目,碎软煤层地面空气动力掏煤辅助消突工艺技术研究(2016GY-182),2016.01-2017.12,参与人,排名第三;
(6)淮北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委托项目,地面“L型”钻井瓦斯抽采技术研究(2015-16-04),主持人;
(7)“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HNKY–JT-JS-(2009))“淮南矿区深部地应力场对瓦斯压力影响规律研究”,参与人,获得安徽省省级科技成果证书(11-145-08);
(8)陕西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委托项目“彬长矿区地面煤层气抽采工艺研究及优化设计”(2014-16-001),主持人;
(9)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委托项目,采动条件下深部煤岩力学行为变异机制研究(2019610002001283),主持人;
(10)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委托项目,矿区深部煤岩冲击倾向性试验研究(2019610002001284),主持人。
2、近几年发表文章
[1] 陈宣东,刘光焰,刘恺德,虞爱平,黄达,荣华.海工结构服役寿命及保护层开裂模式细观数值模拟[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21,39(05):776-782(CSCD}
[2] Xiaolong Li, Shuning Dong,Kaide Liu.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Water Inrushes from Subseam Karstic Ordovician Limestone during Coal Mining above Ultra-thin Aquitards[J]. Mine Water Environ. 2021.3.11.(SCI)
[3] 郑涵,刘恺德,李晓龙,李姝佳.基于NMR与CT的煤储层孔裂隙结构及渗透性研究进展[J].科学技术创新,2020(34):64-67
[4] .刘恺德*;侯晨;姜在炳;程斌;袁克阔;刘超;李晓龙. 采动区综采工作面地面“L”型钻井瓦斯抽采技术[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8,35(6):1284-1292+1300.(EI)
[5] 刘恺德*.高应力下含瓦斯原煤三轴压缩力学特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7,36(2):380-393.(EI)
[6] 刘恺德*;王成;姜在炳;李晓龙.空气动力掏煤工艺之压风排水排渣关键技术[J].煤炭学报.2016,2016.41(S1):151-158.(EI)
[7] 刘恺德*.贵州白布井田地面煤层气开发潜力研究[J].资源与产业.2016,18(04):53-59.
[8] 刘恺德*;刘泉声;刘滨;龚光庆.地质异常带巷道稳定控制对策及效果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30(12):2486-2497.(EI)
[9] 刘恺德*;刘泉声;朱元广;刘滨.考虑层理方向效应煤岩劈裂及单轴压缩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32(2):308-316.(EI.)
[10] 刘泉声;刘恺德*;卢兴利;朱杰兵.高应力下原煤三轴卸荷力学特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33(S2):3429-3438.(EI)
[11] 刘泉声;刘恺德*;朱杰斌;卢兴利.高应力下原煤三轴压缩力学特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33(01):24-34.(EI)
[12] 刘泉声;刘恺德*.淮南矿区深部地应力场特征研究[J].岩土力学.2012.33(7):2089-2096.(EI)
[13] 李晓龙;董书宁;刘恺德. 多层含水层分层止水技术研究进展[J].煤矿安全,2020,51(02):84-90.(中文核心)
[14] 巩泽文;刘恺德;白优;董夔.彬长矿区煤层气排采设备优化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2019,47(12):156-160.(CSCD)
[15] 刘恺德*;郭学彬;蒲传金.岩体结构面对光面爆破效果的影响分析[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9.29(1):78-81.(中文核心)
[16] 黄兴*;刘泉声;刘恺德;等.深部软弱地层TBM掘进围岩变形破坏特性室内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5.34(01):76-92.(EI)
[17] 郝亚飞*;李海波;刘恺德;等.单自由面爆破振动特征的炮孔堵塞长度效应[J].岩土力学.2011.32(10):3105-3110+3142.(EI)
[18] 李显寅*;刘恺德;蒲传金.炮孔爆破堵塞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J].化工矿物与加工.2010,(8):35-38.(中文核心)
[19] 李显寅*;刘恺德;蒲传金.炮孔爆破堵塞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二)[J].化工矿物与加工.2010,(9):36-39.(中文核心)
[20] 肖定军*;张继春;刘恺德;等.爆破作用下层间充填物运动规律的试验研究[J].金属矿山.2008,(10):32-34.(中文核心)
[21] 肖定军*;郭学彬;刘恺德;等.爆破作用下岩体层间充填土运动的高速摄影试验[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8.23(3):33-37.
[22] 朱元广*;刘泉声;康永水;刘恺德.考虑温度效应的花岗岩蠕变损伤本构关系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30(9):1882-1888.(EI)
[23] 黄兴*;刘泉声;刘滨;刘恺德;等.深部软弱地层TBM围岩力学行为试验研究[J].煤炭学报.2014.39(10):1977-1986.(EI)
[24] 郝亚飞*;郭学彬;张继春;刘恺德;等.爆破对软弱夹层的影响[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8.23(4):29-32.
[25] 袁克阔*;王义杰;徐拴海;李建文;刘恺德.强触变性水泥基浆液研发及基本性能测定[J].煤炭科学技术,2018.46(07):75-80.(中文核心)
3、专利发表情况
[1] 发明专利:气体介质动力造穴煤粉返排机制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P].陕西:CN201810346262.1,授权,2019-09-24.
[2] 发明专利:适用于煤层气井空气动力造穴的煤尘捕集装置及方法[P].陕西:CN201610781753.X,授权,2019-02-26.
[3] 发明专利:一种跟踪式井口密封装置及其密封方法[P].陕西:ZL201610585453.4,授权,2018-07-22.
[4] 发明专利:流动性随剪切速率可调的工程浆液、其制备方法及应用[P]. CN111099858A,公开,2020-06-05.
[5] 发明专利:用于矸石山灭火降温的速固浆液、其制备方法及应用[P].CN202010050435.2,授权,2021.07.02
[6] 发明专利:一种油气储集空间类型及其含量的识别方法[P]. CN110596166A,公开,2019-12-20.
[7] 发明专利:一种裸露地质生态修复绿化方法及其装置[P].CN202111141474.4,公开,2021-11-30.
[8] 发明专利:一种煤矿山地质环境生态修复方法[P].CN202111142038.9,公开,2022-01-04
[9] 发明专利:一种不破坏尾矿砂渗透性的水平钻具[P].CN202110383551.0,公开,2021-06-04
[10] 发明专利:一种改进的砂岩储层孔隙结构定量表征方法[P].CN202010128240.5,公开,2020-06-12.
[11] 发明专利:一种改进的数字岩心建模方法[P].CN202010128527.8,公开,2020-06-16.
六、联系方式:
邮箱:liukaide2006@163.com / liukaide@xijing.edu.cn